震惊!世界卫生组织破天荒地将游戏成瘾正式定义为一种精神疾病,并将在明年发布的新版《国际疾病分类》中将其收录。自1990年首版发布以来,这一分类体系一直引领着全球疾病研究的风向标。
西班牙《国家报》网站12月21日的报道揭示了这一重大新闻。长期以来,关于沉迷游戏可能导致的“游戏紊乱”乃至成瘾的争议从未停歇。世界卫生组织此次行动,无疑是在这一领域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,同时也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讨论和争议。
所谓“游戏紊乱”,其核心特征在于玩家“持续或过度”地沉迷于游戏,这种行为模式不仅限于网络游戏,还包括电子游戏。尽管关于“游戏紊乱”的具体定义尚未尘埃落定,但在新版《国际疾病分类》的草拟文本中,世卫组织已将其与三种沉迷游戏行为的标准相联系:一是对自身游戏行为缺乏控制;二是将游戏置于其他重要事项和日常活动之上;三是在面对过度游戏带来的负面后果时,仍然持续甚至加剧这种行为。
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健康和滥用药物部门的负责人弗拉基米尔·波兹尼亚克明确指出:“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应充分认识到,游戏紊乱可能对个人健康造成严重影响。”
这一消息提前由《新科学家》周刊曝光,世界卫生组织随后予以确认,并宣布新版《国际疾病分类》将于2018年正式发布。
波兹尼亚克指出,虽然大部分玩游戏的人不会产生游戏紊乱,就像大部分喝酒的人不会产生酒精紊乱一样,但在某些情况下,过度玩游戏会造成负面后果。
新版《国际疾病分类》草拟文本称,“游戏紊乱”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后,会对个人的行为举止、家庭关系、社交能力、学习认知、工作表现等重要方面产生明显的损害。“游戏紊乱”及相关症状通常在持续沉迷游戏至少一年后开始变得明显,那时已经达到应该接受诊断的标准。在症状严重或满足接受诊断的所有条件的情况下,这一时间还可能缩短。
报道称,世卫组织早在10年前就开始分析“游戏紊乱”造成的危害。经过专家多年的研究论证,终于决定正式将它列入《国际疾病分类》。